时值初冬时节,寒意已包裹黔贵大地,但位于黔北的中铝股份遵义铝业却一派热火朝天——企业生产正在龙腾虎跃,运载矿石的车辆往来穿梭,绵延数公里由各样管道、罐子连接的自动化机械设备不停运转,身着“中铝蓝”的工人们正有序作业……
久违的收获之喜和冲刺四季度的信心,洋溢在厂区的各个角落。自今年4月遵义铝业升级完善的湿法氧化系统全线完工试车投产以来,企业生产经营迈上新台阶,关键指标持续优化,生产溶液中的有害杂质硫、有机碳脱除率分别高达50%、40%以上,产品氢氧化铝白度质量从65%提高到80%——遵义铝业正成为中铝股份旗下面貌变化最大、指标提升最快、发展势头最好的氧化铝产线之一。
谁能想到,几年前一度“折戟沉沙”、濒临关停的遵义铝业,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全力拥抱科技创新,接连攻克5个氧化铝行业共性科技难关,打破了国外封锁的“卡脖子”技术,创新求变闯出一条绿色发展新路,给我国氧化铝行业未来发展培育出了“撒手锏”,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践行中铝集团“四个特强”战略愿景的征途上,走出了一条科技引领、绿色低碳、共享共荣的新路子。
破局:“寅吃卯粮”陷落,科技破壁重生
我国是铝工业大国,但铝土矿资源分布不均、整体并不富集。贵州遵义却得天独厚,拥有国内为数不多的富矿。坐落在黔北的遵义铝业,依托铝土矿资源核心区,一度风光无限,效益突出。
彼时的遵铝,和许多同行一样,典型的“吃富弃贫”,只利用高品质“富矿”,弃用含有杂质、品位较低的“贫矿”,生产方式粗放。随着当地铝土矿开采由浅入深,品位逐渐降低,遵铝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日益衰减,前景不断透支,竞争力快速劣化,“寅吃卯粮”的做法让企业陷入了泥潭。
“过去生产一吨氧化铝,仅需铝土矿1.9吨,碱130公斤;而现在,生产同量的氧化铝,需要铝土矿2.6吨,碱至少需要170公斤。”
更麻烦的是,由于当地铝土矿中硫、碳等杂质含量越来越高,设备严重腐蚀,产量和质量不断下滑,生产难以为继。“正常的铝酸钠溶液,应该像啤酒一样。而我们的却像酱油一样黑乎乎的,大家看着心里都不是滋味。”遵义铝业一线员工回忆起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依旧五味杂陈。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矿石杂质含量高导致氧化铝“白度”不够,遵义铝业被下游企业拉入了“黑名单”,终止了多年的合作,企业走到了被市场淘汰的边缘。
在遵义建厂以来的“至暗时刻”,春雷击鼓,直破烟波。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考察时指出,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科技为先,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
(关键字: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