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短信回放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商信息> 有色产业> 小金属> > 上下游资讯

激起陶瓷艺术千层浪

2024-7-17 10:47:55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于亚楠
  • 导读:
  • 今年6月,“‘瓷的旅程’——2023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以下简称“双年展”)历时6个月展出后,在景德镇陶瓷大学圆满落幕。
  • 关键字:
  • 陶瓷

今年6月,“‘瓷的旅程’——2023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以下简称“双年展”)历时6个月展出后,在景德镇陶瓷大学圆满落幕。

本届“双年展”以“瓷的旅程”为主题,围绕传承传统、探索创新和国际交流互鉴以及高规格、强学术和国际化的策展理念,通过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形式主题,展现陶瓷艺术的新面貌,是一次以陶瓷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助推世界陶瓷艺术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

开辟陶艺审美新境

“双年展”上处处展现着海纳百川的陶瓷艺术浪潮。据了解,本届展览面向48个国家和地区征集器皿、雕塑、绘画、装置、影像等五大门类1803件优秀陶瓷艺术作品,共有260件作品入选,作品数量为历年之最。

《相簿》《无一物》《历史的沉积》……秉承以往优秀、独特、专业的作品评选标准,本届“双年展”有不少“90后”甚至“95后”新生代创作者的作品入围。

“这届‘双年展’中年轻人的作品多了些。”作品入围“双年展”的陶艺创作者麻汇源说,他能够感受到本届展出的作品更加多元、有趣,在展现现代创新与传统工艺融合的同时,为观众带来了多重体验。

“本届‘双年展’作品从实验性、艺术性以及创新性等角度进行评选。”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校长、总策展人吕品昌介绍,评审团由国内外18名陶瓷艺术专家和教授组成,从1803件优秀陶瓷艺术作品中最终评选出46件获奖作品。

陶瓷作品《霜翎》获得本届“双年展”最高奖“景蓝奖”。作品通过青花纹样的陶瓷叶片与木材进行拼接,呈现植物微观之美,整体造型犹如大雪覆盖松枝,通过当代艺术表现手法,展现了传统陶瓷青花技艺的魅力。

“本届创作者更多聚焦陶瓷的艺术属性,探索如何利用陶瓷材料的不同变化,准确地表达创作意图。”吕品昌表示,入选作品在深入探究传统文化、美学价值和传统技艺的同时,也会延展大众对传统陶瓷艺术的认知。

本届“双年展”得到了观众的热烈响应。展览吸引参观者超6万人次,接待研学团队60余次。

打破陶艺固有边界

本届“双年展”许多作品尝试用更多创新手法创造出既特别又具审美价值的陶瓷作品,打破了观众对传统陶艺的固有认知。

名为《回响室》的陶瓷作品在社交平台大量转发,得到观众喜爱。创作者时子媛通过特殊工艺,将陶瓷制作成空心的“石头”置于水中。这些“石头”在水面上浮动,随流水相互碰撞发出清亮声音,带给观众不一样的体验。

“我想利用陶瓷‘中空’特性,在模仿石头质感的同时,通过碰撞展示陶瓷特有的声音。”时子媛表示,她希望通过将陶瓷艺术与声音艺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些富有实验性与交互性的艺术呈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瓷器制作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吕品昌表示,这些陶艺创作者在把握陶瓷艺术创作本质的基础上,运用科技而不止步于展示科技。

近年来,随着陶瓷制作技术、材料与观念的进步,陶瓷艺术的创作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器物制作工艺。从本届“双年展”参展作品中,可以看出创作者们借助3D打印、虚拟影像等技术,阐述全新的陶瓷创作理念。

白俄罗斯艺术家汉娜·米娅德维德泽娃的作品《复苏》,使用3D打印技术,构建出具有工业细致肌理感的器皿造型;郑冬梅的作品《丝路瓷源》,通过虚拟影像结合瓷的质感,辅以声光电装置,使观众沉浸于作品营造的场景之中;岳立志的作品《溯源2》,通过磁悬浮原理,在作品中安装特殊装置,让陶瓷作品呈现出空中悬浮运动效果……

这些作品题材涉及科技与艺术、数据与艺术、智能与艺术等多个门类,集中反映了创作者对当代艺术发展的全新探索。

本届“双年展”以“瓷的旅程”为主题,围绕传承传统、探索创新和国际交流互鉴以及高规格、强学术和国际化的策展理念,通过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形式主题,展现陶瓷艺术的新面貌,是一次以陶瓷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助推世界陶瓷艺术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

开辟陶艺审美新境

“双年展”上处处展现着海纳百川的陶瓷艺术浪潮。据了解,本届展览面向48个国家和地区征集器皿、雕塑、绘画、装置、影像等五大门类1803件优秀陶瓷艺术作品,共有260件作品入选,作品数量为历年之最。

《相簿》《无一物》《历史的沉积》……秉承以往优秀、独特、专业的作品评选标准,本届“双年展”有不少“90后”甚至“95后”新生代创作者的作品入围。

“这届‘双年展’中年轻人的作品多了些。”作品入围“双年展”的陶艺创作者麻汇源说,他能够感受到本届展出的作品更加多元、有趣,在展现现代创新与传统工艺融合的同时,为观众带来了多重体验。

“本届‘双年展’作品从实验性、艺术性以及创新性等角度进行评选。”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校长、总策展人吕品昌介绍,评审团由国内外18名陶瓷艺术专家和教授组成,从1803件优秀陶瓷艺术作品中最终评选出46件获奖作品。

陶瓷作品《霜翎》获得本届“双年展”最高奖“景蓝奖”。作品通过青花纹样的陶瓷叶片与木材进行拼接,呈现植物微观之美,整体造型犹如大雪覆盖松枝,通过当代艺术表现手法,展现了传统陶瓷青花技艺的魅力。

“本届创作者更多聚焦陶瓷的艺术属性,探索如何利用陶瓷材料的不同变化,准确地表达创作意图。”吕品昌表示,入选作品在深入探究传统文化、美学价值和传统技艺的同时,也会延展大众对传统陶瓷艺术的认知。

本届“双年展”得到了观众的热烈响应。展览吸引参观者超6万人次,接待研学团队60余次。

打破陶艺固有边界

本届“双年展”许多作品尝试用更多创新手法创造出既特别又具审美价值的陶瓷作品,打破了观众对传统陶艺的固有认知。

名为《回响室》的陶瓷作品在社交平台大量转发,得到观众喜爱。创作者时子媛通过特殊工艺,将陶瓷制作成空心的“石头”置于水中。这些“石头”在水面上浮动,随流水相互碰撞发出清亮声音,带给观众不一样的体验。

“我想利用陶瓷‘中空’特性,在模仿石头质感的同时,通过碰撞展示陶瓷特有的声音。”时子媛表示,她希望通过将陶瓷艺术与声音艺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些富有实验性与交互性的艺术呈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瓷器制作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吕品昌表示,这些陶艺创作者在把握陶瓷艺术创作本质的基础上,运用科技而不止步于展示科技。

近年来,随着陶瓷制作技术、材料与观念的进步,陶瓷艺术的创作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器物制作工艺。从本届“双年展”参展作品中,可以看出创作者们借助3D打印、虚拟影像等技术,阐述全新的陶瓷创作理念。

白俄罗斯艺术家汉娜·米娅德维德泽娃的作品《复苏》,使用3D打印技术,构建出具有工业细致肌理感的器皿造型;郑冬梅的作品《丝路瓷源》,通过虚拟影像结合瓷的质感,辅以声光电装置,使观众沉浸于作品营造的场景之中;岳立志的作品《溯源2》,通过磁悬浮原理,在作品中安装特殊装置,让陶瓷作品呈现出空中悬浮运动效果……

这些作品题材涉及科技与艺术、数据与艺术、智能与艺术等多个门类,集中反映了创作者对当代艺术发展的全新探索。

(关键字:陶瓷)

(责任编辑:01181)
每日聚焦
市场动态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有色产业频道: 基本金属 | 小金属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商信息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340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091号中商联大厦 邮编:100124
客服热线:400900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