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日,雄韬股份发布了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5.54亿元,同比下降1.28%;归属净利润为0.9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0.04%。尽管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8.96%至7,965.65万元,显示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提升,但整体业绩表现仍不容乐观。公司主要从事化学电源、新能源储能、燃料电池及钠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三大品类。
营收与利润双降,锂电业务承压
2024年,雄韬股份的营业总收入为35.54亿元,较2023年的36.00亿元略有下降,同比减少1.28%。归属净利润为0.97亿元,同比下降30.04%,显示出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压力。尽管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8.96%,但整体利润水平仍处于低位。公司解释称,锂电产品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导致锂电产品销售单价快速下降,进而影响了销售收入。
从历史数据来看,雄韬股份的业绩波动较大。2022年,公司归属净利润达到1.59亿元,同比增长137.68%,主要受益于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然而,2023年和2024年,公司利润水平持续下滑,反映出外部环境变化及内部结构调整的挑战。特别是锂电业务,作为公司近年来的主要利润增长点,面临的市场竞争和价格压力日益加剧。
铅酸电池仍是收入主力,锂电业务转型艰难
铅酸电池业务仍是雄韬股份的主要收入来源,尽管公司积极引导原有铅酸需求用户向锂电池方向转移,但铅酸电池的市场地位依然稳固。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把握铅酸电池业务,同时大力开拓锂电池下游新客户。然而,锂电业务的收入增长主要依赖于新客户的开拓,原有铅酸电池客户的转化效果有限。
锂电业务的转型面临多重挑战。首先,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压缩了利润空间。其次,原材料价格波动也对公司的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尽管公司在锂电池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但短期内难以实现显著的业绩突破。未来,公司需要在稳定铅酸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锂电业务的产品结构和客户资源,以应对市场变化。
研发投入增加,燃料电池布局逐步推进
2024年,雄韬股份的研发投入金额为1.2亿元,同比增长3.39%,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38%,较上年同期上升0.15个百分点。公司以自主研发为主,合作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辅的研发模式,推动了产品技术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在燃料电池领域,公司已实现在氢能产业链上制氢、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等关键环节的布局。
公司在燃料电池领域的布局逐步推进,产品涉及公交车、重卡、物流车、环卫车等多种车型,并与国内知名车企合作开发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此外,公司在通信基站、叉车系统、乘用车、工程车辆、港口机械、无人机和船舶等领域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在船舶领域的应用已基本成熟,正在寻找合适的应用场景。未来,燃料电池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但短期内仍需克服技术和市场推广的难题。
总体来看,雄韬股份在2024年面临较大的市场挑战,特别是锂电业务的竞争压力和利润下滑问题。尽管公司在燃料电池领域的布局逐步推进,但短期内难以弥补锂电业务的业绩缺口。未来,公司需要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加大力度,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关键字:锂电 雄韬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