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行业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华商务网> 钢铁产业> 硅钢> 推荐资讯

社科院:预计今年经济增长7.3%

2014-10-11 9:35:23来源:中国证券报作者:倪铭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 导读:
  • 社科院:预计今年经济增长7.3%
  • 关键字:
  • 经济 经济增长

中国社科院10日发布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秋季报告认为,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为7.3%左右,比今年春季预测下调0.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报告同时预测,中国经济2015年增速将继续放缓至7%。
  报告认为,“新常态”下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重在定向宽松,主动有效预调。在财政收入增长减缓的“新常态”下,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着力调整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经济目前已进入新常态
  报告认为,在国内资源环境约束加强、国际经济复苏不稳定的双重压力下,我国经济进入经济增速趋向潜在水平、物价涨幅趋于适度、新增就业趋于稳定、经济结构趋于优化的“新常态”。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经济目前已经进入新常态。从经济可持续发展来看,经济新常态是好事。目前消费稳定,外需也基本进入稳定状态,现在最难控制的就是投资。投资中突出的矛盾是产能过剩,现在投资增速下降就是挤掉水分,使得落后生产力投资有计划地削减,这有利于经济健康。
  报告称,由于中国经济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结构性减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复杂性和合理性,改革红利的释放也需要一个过程,预计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7.3%左右,增速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
  报告预计,2015年中国GDP增长7.0%左右,原因在于外需难以大幅度提升,消费总体平稳,投资因制造业产能过剩及创新技术相对不足、房地产库存较高、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制约等因素而难以长期维持高速增长,且投资效果系数及投资回报率在降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效果系数(即单位投资产生的GDP增加额)已经显著下降,1981-1996年年均为0.53,1997-2011年年均为0.26,2012-2014年年均仅为0.11。当前,投资对于稳增长仍起关键作用,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在减弱。
  报告指出,“新常态”背景下,需要促进内需平稳均衡发展,促进研发、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优化投资结构;促进居民合理的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型需求;加大基础社会保障投入,促进居民消费。
  货币政策重在定向宽松
  关于新常态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报告认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依然不足,国内新的经济增长点尚难以形成明显支撑。在此形势下,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十分必要的。
  报告称,在财政收入增长减缓的“新常态”下,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着力调整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积极财政政策应以“稳增长、扩内需、保民生”为核心目标,减少财政对市场经济的直接干预,重点加强弥补市场缺陷与失效的职责。可采用增发国债方式适度扩大财政赤字规模;继续完善“营改增”,扩大市政债试点地区和发债规模。
  报告同时指出,“新常态”下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重在定向宽松,主动有效预调。要创新信贷政策工具,实施定向宽松的结构性信贷政策;主动有效预调货币政策,促进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改善宏观审慎政策逆周期调节框架和风险管理框架,逆周期和定向调节经济波动和结构调整,促进社会融资条件改善和金融市场资源优化配置,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报告预计,2016年我国将基本完成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和任务,2020年各项具体改革将落实到位。报告认为,财税体制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对税种和税率的调整须与经济和产业发展相适应,特别要增加财政对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
  报告还提出,建立相关制度与机制显著提高居民收入份额。按现价计算,1994-2013年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3%,低于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7.1个百分点,低于GDP年均增长率2.6个百分点。扩大内需重在扩大消费需求,而消费需求以收入为基础。应发挥财政对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作用,通过转移支付和减税、增加一般转移支付等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居民收入增速向经济增速靠拢的局面。

(关键字:经济 经济增长)

(责任编辑:00378)
价格数据库
统计数据库
硅钢进出口数据库硅钢产销存数据库
信息导航
钢厂列表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钢铁产业频道: 管带材 | 硅钢 | 板材 | 建筑钢材 | 涂镀 | 不锈钢 | 中文国际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中文国际-English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华商务网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盛世龙源12号楼 邮编:100022
客服热线:010-5166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