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虫害。可危害玉米植株的各个部位,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降低籽粒产量。
了解玉米螟的发生习性
玉米螟是一种蛾子的幼虫,前期危害叶片、茎杆,后期随着玉米棒子的形成,会钻入玉米穗内部进行危害,这个时候的危害是严重的。
玉米螟在一些地区也被叫做玉米钻心虫,在气温合适的地区,一年可以发生1-7代。在北方地区,一般在春玉米心叶期(大喇叭口期前)为一代害虫盛发期,这时候需要进行提前预防。它的成虫有昼伏夜出的特性,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杀虫!
玉米螟的防治方法
1、防治玉米螟的两个关键时间点:一个关键点是在苗期,比如春玉米,此时一代虫开始活动,种植户可以在喷施玉米苗后杀菌剂时,搭配杀虫剂一起使用。
第二个关键点是在玉米穗期,见穗打药关键,因为这个时期,玉米螟幼虫实际上已经开始逐渐转移至玉米包中危害,能在这个时候打一遍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关键点可以不打,但是第二个关键点一定要用一次防玉米螟药剂。当然,也有些地区因为打药不方便,在玉米结穗后,很难进行人工喷雾,因此也可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配合着控旺药剂一块儿打。
2、越冬期防治:玉米螟幼虫绝大多数在玉米秆和穗轴中越冬,翌春在其间化蛹。4月底应把玉米秆、穗轴作为燃料烧完,或作饲料加工破坏结束,并应铲除苍耳等杂草越冬寄主,可削减越冬虫口基数。
3、心叶期防治:在心叶晚期被玉米螟蛀食的花叶率达10%,或夏秋玉米的吐丝期,虫穗率达5%时,应进行防治。钻蛀类的害虫如豆荚螟、玉米螟、二化螟、三化螟以及稻纵卷叶螟等,可用胃毒、内吸作用的杀虫剂,如甲维虱螨脲、甲维虫螨腈、甲维茚虫威等农药防治。
(关键字: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