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小麦生长争取分蘖多成穗、促大穗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年前分蘖不足的地块。因此,要抓住春天有利时机,采用相关措施实现上述目标。总结多年实践经验,在春季小麦应当这样管理。
一、早春中耕划锄
年后为了加快冬小麦早发快长,要及早中耕划锄提高地温,加快冬小麦根系的下扎和地上部分的协同生长。中耕划锄不仅切断了土壤表层毛细管,减少毛细管蒸发起到抗旱保墒作用,同时,也有提高地温、消灭病虫的作用,当然也可以防除杂草,减少水分竞争和养分无效损失,更重要是减少除草剂的使用,减少农残,确保粮食食用安全。
说到小麦中耕,有部分人会说不合算,花费的人工费用比增产的收入多。当然目前劳动工时费高,可以不用人工改机械中耕划锄,机械中耕快且质量高,每亩工时费在20元左右,为了粮食增产每亩地花费二、三十元还是值得的。
中耕时间从土壤化冻后即可进行,除了晚茬麦外(一根针苗)其余各类苗均可进行中耕划锄。中耕深度在5厘米左右,不宜过深。中耕宜在一天中午时间进行,中耕后的土壤可以吸纳当天较多热量,改善土壤温度状况。
二、加强肥水管理
对冬前苗小苗弱,群体总茎数、次生根、叶龄较常年同期明显减少的田块,及早安排早春返青期田间管理措施,重点开展耧施化肥、灌水等措施,每亩追尿素15斤或复合肥30斤,促进冬小麦早返青早生长。
对年前旺苗、播种过量的地块,返青后叶片发黄、长势变弱的麦田也要早趁耧施化肥,亩追施复合肥25~35斤,促分蘖加速两极分化小分蘖早死亡。促大蘖成大穗,根据土壤水分情况,在地温升高后开展春季灌水,强化麦田水肥调控,促进苗情转化升级。
对肥水条件好、长势较壮的地块,返青后要不施肥,在拔节后再追施磷钾复合肥,防止徒长倒伏,一般亩施低氮复合肥20~30斤。
为增加千粒重,在孕穗后至灌浆期间进行补施叶面肥,使用1%尿素水溶液、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喷施,间隔期10天,连喷2~3次。
三、抓好“一喷多防”
一喷多防“是采取一次喷药的方法,达到小麦防病害、防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等自然灾害,简称”一喷多防“,具体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省成本,防治作用效果大,这种防治模式,深受广大小麦种植户的喜欢,解决了农户在防治上缺乏技术的难题。在用药上农资部门有套餐供应,不需使用者自己选购药剂,使用方面只需按要求加水即可。
在用药时间有三个阶段:首次防治:在小麦拔节至孕穗期,即3月下旬至4月中旬进行。这个时期是小麦生长较快的时候,同时也是多种病虫害发生的高峰期,主要防治小麦条锈病、叶锈病、赤霉病、蚜虫等。
第二次防治:在小麦孕穗期至抽穗期,即4月下旬至5月初进行。这个时期是小麦花器官形成和分化的时期,也是一些昆虫和真菌病害的发生期,主要防治小麦赤霉病、秆锈病、蚜虫等。
第三次防治:在小麦抽穗至灌浆期,即5月中旬进行。这个时期是小麦籽粒形成期,同时也是小麦灰飞虱、蚜虫、病毒病等病虫害的高发期,主要防治小麦灰飞虱、蚜虫、病毒病等。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时间可能会因地区和当年的气候条件而有所不同,例如在北方河南、山东、安徽、河北等地,一般理想时间为每年的4月17日至5月15日之间。
(关键字:化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