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吸浆虫为橘黄色,体长2-2.5毫米,以幼虫吸食籽粒(小麦灌浆期),形成瘦粒或秕粒,导致减产。麦吸浆虫是小麦上一种毁灭性害虫。由于其虫体小,危害隐蔽,防治技术性强,一般减产10%-30%,部分田块减产70%以上,甚至绝收。
一般情况下小麦吸浆虫平均亩虫量分别为92.37万头、26.2万头、10.1万头,400万头。据长安区春季淘土调查,小麦吸浆虫平均每样方有虫12.88头,折合亩虫量85.93万头,亩虫量200万头(王曲罗湾),达标田块率53.57%,较冬前虫量略有减少。长安区4月5、10、15日化蛹率分别为6.96%、50.90%、51.78%,根据蛹的历期、小麦生育期、当前长势以及4月下旬我市气温偏高,降水极少的天气预报综合分析,预计4月25-28日为小麦吸浆虫成虫盛发期,小麦齐穗期预计在4月26日左右,与成虫盛发期相吻合,对吸浆虫产卵有利。因此,各区县应抓住成虫盛发前这一防治的有利时机,严密监测当地小麦吸浆虫基数较高的田块,在下午6点后,用手拨麦垅,一眼可见2-3头成虫或10复网成虫达10头时,立即号召群众开展防治。
防治方法:
亩用80%敌敌畏乳油50毫升+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0毫升+15%三唑酮8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或亩用40%毒死蜱100ml+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30公斤喷雾,兼治蚜虫、条锈病、白粉病。
(关键字: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