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报道:7月铁矿砂、 原油和铜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
海关总署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3.21万亿元,同比下降3%。其中,出口7.6万亿元,同比下降1.6%;进口5.61万亿元,同比下降4.8%;贸易顺差1.99万亿元,扩大8.7%。7月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09万亿元,下降0.9%。其中,出口1.22万亿元,出口年率增长2.9%;进口8730亿元,进口年率下降5.7%;贸易顺差3428亿元,扩大34%。
海关总署表示,前7个月中国外贸进出口主要呈现六大特点:一是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有所提升;二是对欧盟、日本等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对美国、东盟等进出口下降;三是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四是机电产品出口下降,纺织品等部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五是铁矿砂、原油和铜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主要进口商品价格普遍下跌;六是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回升。
分析人士认为,7月数据表明此前稳外贸的措施取得一定成效,但整体而言,外贸情况并没有实质性好转。若以美元计价,中国7月进出口降幅均超过预期。其中,出口年率下降4.4%,降幅有所放缓,而7月进口年率下降12.5%,降幅扩大,7月贸易顺差523.08亿美元。
法国兴业银行澳大利亚驻悉尼全球市场负责人托比·劳森表示,尽管中国7月贸易数据表现不佳,但数据显示经济的放缓是“合理趋稳”的。“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并不令人意外,关键是经济放缓的速度和幅度。”他说。
“7月份进出口数据反映出我国下半年进口需求放缓。上半年在基建和地产双驱动下,经济短周期反弹,而下半年房地产市场降温,加上经过上半年的短暂补库之后,下游补库活动减弱。”宝城期货研究所所长助理程小勇告诉期货日报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大宗商品价格也被普遍认为拖累了7月进出口数据。海关总署称,铁矿砂、原油和铜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主要进口商品价格普遍下跌。据了解,对大宗商品更为依赖的韩国7月进口同比下降了14%。
提及略优的出口数据,市场上多数分析人士并不乐观。除了基数以外,人民币汇率被认为是数据出现回暖的重要因素之一。“人民币贬值和欧美发达国家经济下滑势头放缓使得外需下行压力略有改善。”程小勇表示,但是潜在的外需减弱因素不可忽视。
据了解,过去一年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贬值约6%,实际有效汇率同比增速较一年前下降19个百分点。中金宏观表示,贬值对出口带来一定提振效果,但外需面临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多,出口的未来仍面临波折。
近期,美国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喜忧参半,非农就业连续两个月大幅增长,但二季度GDP增速低于预期。此外,英国退欧使得欧盟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海关公布的7月份中国出口先导指数为33.8,较上月回升1.1,这和7月份PMI中出口订单下滑方向相反,外需形势仍不明朗。市场人士预计,下半年出口将继续维持较低增长。
而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下,资金外流压力有所缓和。程小勇解释说,其他经济体尤其是欧洲和日本负利率以及美联储加息推迟,资金的逐利特性导致其在利差驱动下不会继续大规模外流,但如果美联储重启加息,资金外流压力可能重聚。对于商品,他认为,中国进口数据不佳,意味着内需疲软,利空商品。
(关键字:铁矿砂 原油 铜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