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也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作为国家“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意义重大,其经济影响更是不容忽视。日前,摩根士丹利针对雄安新区的经济影响发布了研究报告,重点关注其在未来10年至20年的发展路径和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雄安新区虽然紧随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但其主要目标却与两者不尽相同。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可以看作是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里程碑式标志,而在当前的新形势下,雄安新区的主要职能则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在产业转移方面,摩根士丹利预计将有大量国有企业、高等院校、医院以及研究机构迁移至雄安新区,而政府或将采用行政和市场这“两只手”来引导转移,包括规划央企、大学的迁移,并且通过税收政策、保障房政策、基建配套来增加新区的吸引力。与此同时,雄安新区也有望成为包括房地产政策、税改、环保等改革措施的先锋。
雄安新区建设的重要性自不必赘述,而其未来的发展也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对于雄安新区未来的发展以及其带来的积极经济影响,摩根士丹利态度乐观。其发布的报告显示,对于经济影响的分析主要是基于人口迁入水平以及支持迁入所需要的资本存量两方面因素的假设。“我们预计,目前在北京大约有425万人属于非首都功能人员,预计将迁入雄安新区,而为支持迁入所需要的人均资本存量水平需要与北京相当”。摩根士丹利估计,雄安目前的人均资本存量约为8万元人民币,未来通过资本投入和建设,将逐步提升至与北京可比的人均水平,约36万元人民币,从而实现承接流入的企业、单位和人口。
具体而言,报告对迁移和建设进度分别提出了基准情况、乐观情况以及保守情况这3种假设方案,并针对不同的假设情况对雄安新区的经济影响作出分析。在基准情况下,摩根士丹利预计,80%的计划转移人口将在未来15年内完成迁移,新区的快速发展和建设将吸引更多来自于其他地区的人口迁移,届时雄安新区总人口将达到540万人,而累计总投资将达到2万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在基于未来15年内将2万亿元人民币平均投资的条件下,投资将每年提振全国投资增速0.33个百分点。此外,额外的投资或将通过更高的薪金支付带来更多的消费,在考虑投资乘数的情况下,如投资乘数为1,预计每年将拉动全国GDP增长0.13个百分点;若投资乘数达到1.5,则将可以拉动全国GDP增速每年达到0.19个百分点。
利用相同的分析方法,报告进一步分析了乐观情况和保守情况下的经济影响。在乐观情况下,摩根士丹利预计,425万人口将在10年百分之百完成迁移,雄安新区人口将达到670万,而累计总投资或达到2.4万亿元人民币,每年对全国投资增速和全国GDP增速的拉动将分别达到0.63个百分点以及0.26个至0.39个百分点。
而在保守情况下,在未来的20年内,425万人口或将只有50%完成迁移,并且没有其他地区的额外人口迁入。在这种情况下,累计总投资对于全国投资增速以及GDP增速的提振也仅能达到每年0.15个百分点以及0.06个至0.08个百分点的水平,总投资额也仅为1.2万亿元人民币。
事实上,在其他国家已出现类似于雄安新区建设的案例。摩根士丹利的报告指出,韩国于2012年设立并开始建设世宗特别自治市,该自治市的成立被称为韩国政府追求更平衡区域发展的标志。世宗特别自治市占地面积465平方公里,韩国政府计划投资22.5万亿韩元用于该自治市建设,并期望在2030年,其人口规模从2012年的10.1万人增加至50万人,截至2017年3月,该自治市人口已达到25.1万人。
(关键字:雄安新区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