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短信回放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华商务网> 有色产业> 小金属> 市场动态>

行业低迷倒逼转型 钢企布局电商寻出路

2014-4-1 9:52:11来源:中国证券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 导读:
  • 钢铁行业持续低迷,令业内更加关注转型的重要性,除了产品升级、并购重组等“传统”手段外,与互联网的结合成为钢企探寻的又一出路。
  • 关键字:
  • 钢企 钢铁行业

钢铁行业持续低迷,令业内更加关注转型的重要性,除了产品升级、并购重组等“传统”手段外,与互联网的结合成为钢企探寻的又一出路。
  行业集中度需提升
  由于国内经济增速低于预期,钢材价格持续低位,钢铁行业今年以来的经营仍然面临着重重压力。业内人士认为,钢铁行业应提高创新能力和环保水平,集中度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国内8个品种的钢材价格较去年底水平均出现下跌,钢市整体呈震荡下滑走势。4月份主导钢厂价格也出现“明平暗降”。宝钢、鞍钢、武钢、首钢、河钢4月份板材价格平稳,但优惠大幅增加,其中,宝钢热卷增加订单优惠50-100元/吨、冷卷增加订单优惠30-50元/吨,武钢、首钢热卷增加订单优惠100元/吨。
  与此同时,库存压力也未得到消除。根据中钢协数据,3月上旬重点企业库存仍高达1666.1万吨,较上一旬末增加了40.89万吨,环比上涨2.52%。后期去库存化的任务仍然艰巨。
  在近期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举办的2014(第五届)中国钢铁规划论坛上,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钢铁业转型升级进展缓慢,需要结合当前国企改革、科技创新等机遇,提高行业集中度,加快产业转型发展。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数据显示,目前行业盈利能力分化严重。盈利前十的企业,产量13975万吨,仅占重点统计企业的22%,但盈利总额223.82亿元,占重点统计企业的97.7%。钢铁企业盈利能力严重分化将进一步加快产业调整步伐,同时也意味着经营困难的企业进入风险爆发窗口期。
  “未来应该有5到6家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占据国内市场50%到60%的份额。”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苗长兴认为,兼并重组是化解产业过剩矛盾、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而行业调整期是并购重组的频繁期,未来在资源环境约束日趋严重、产业重组活跃的背景下,行业并购将保持活跃。
  “钢铁企业环保成本加大,一批环保不合格企业、设施将被强制淘汰,环保成为钢铁企业生存发展的先决条件。”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表示,预计2020年,我国将形成一批5000万吨以上规模的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4-6家3000万吨级别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具有冶炼产能的钢铁企业数量明显减少,规模前十的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总产量的50%左右。

积极布局电商
  由于行业长期处于低迷,转型升级便成了业内一直探讨的话题。作为行业龙头,宝钢自2000年来便开始搭建电子商务平台。目前,正有越来越多的钢企探索与电子商务的融合。
  “电子商务颠覆了传统交易模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重新分工,商业模式互联网化,电子商务平台促使信息透明化、交易阳光化。”天津荣程祥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张荣华表示,钢铁行业由“微利时代”逐步进入“金融时代”。现金流在一定时期内主导企业发展,金融资本开始参与结构调整、兼并重组、产业升级。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钢铁业在关注制造成本的同时,财务成本和物流成本也成为了关键指标。融资成本占吨钢成本比重逐步增加,融资难度加大,资金流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电子商务以及互联网金融的综合应用,或许能够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帮助。
  “钢企应该联合联盟,携起手来共同建设现代化信息化的综合服务平台。”张荣华表示,荣程已经打造了电子商务平台,具备第三方支付和互联网金融的资质与能力。低廉的交易成本、简化的贸易流程、集约化的物流配送、高效的资金周转效率,各环节的降本增效作用非常明显。
  尽管目前钢企投资电商的积极性高涨,但也仅仅在探索阶段,哪种模式能够带来实际效益还有待时间的检验。李新创认为,最有可能实现钢铁电子商务盈利的模式是融资配套型,本质是通过融资倍增的手段放大整体体系的成交数量,可以通过长短期资金利差进行拆借获利,将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钢铁电子商务模式。
 

 

(关键字:钢企 钢铁行业)

(责任编辑:00955)
每日聚焦
市场动态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有色产业频道: 基本金属 | 小金属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中文国际-English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华商务网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盛世龙源12号楼 邮编:100022
客服热线:010-5166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