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发展集团自建大型钠电储能项目进行了首批电池交付仪式,项目总建设规模为100MW/200MWh;6月,大唐湖北百兆瓦时级钠离子储能项目一期工程投运;5月,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在广西南宁建成投运……今年以来,钠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大规模运用频频迎来新进展。
业内认为,长期来看,作为新一代电池技术,钠离子电池有望与锂离子电池形成优势互补,形成“降本增效”的优势产业。
前景开启:钠离子电池储能商业化已起步
钠离子储能技术大规模商业化运营按下“加速键”。
由于兼具高性能、高安全、长寿命等优势,钠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工信部曾指出,高性价比的钠离子电池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尤其是在固定式储能领域将具有良好发展前景。《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预测,2030年,钠离子电池的实际出货量将达347.0GWh。
在锂资源高度依赖进口的情形下,钠离子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有明显的资源优势。钠资源在地壳中的丰度位于第六。鑫椤资讯高级分析师张金惠认为,布局钠电有利于缓解资源端的焦虑,产品成熟后,有不错的应用空间。
在动力电池领域,钠离子电池也开始崭露头角。如宁德时代已实现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在奇瑞车型上量产,“江淮钇为”已交付全球首款钠离子电池量产车。不过,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仍是短板。因此,业内认为,低续航的小微型车将成为钠离子电池的主攻方向。
不利因素:锂价仍在下跌通道,钠离子电池蛰伏
虽然钠离子电池被寄予厚望,但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统计,2024年上半年我国钠离子电池规划产能约68.5GWh,相较2023年明显减少。
研究机构EVTank分析,钠离子电池出货量及产业化发展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成本优势尚未体现出来。如今,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经从巅峰时的60万元/吨跌落到仅约7万元/吨。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分析,若锂价在20万元以上,钠离子电池将十分有优势,锂价在10万-20万元之间,钠离子电池会在一些领域有市场。不过,墨柯表示,锂价已日益临近上升通道。张金惠表示,目前钠电界入局者不多,与较为饱和的锂电池产业相比,各家仍存在机会。
目前业内将钠离子技术视为锂电池的互补技术。此前,宁德时代推出锂电池+钠电池组合方案,寻求在成本和性能上的优势互补。
新一代电池技术“降本增效”
目前,锂电池仍占据市场主要份额。但不少企业已在布局包括钠离子电池在内的新一代电池技术。例如,目前多家锂电厂商都在现有锂离子电池技术上进行创新,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欣旺达等厂商,通过在现有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中添加锰元素,得到高性能、低成本的磷酸锰铁锂电池材料。
钠离子电池厂商中科海钠总经理李树军预计,2026年,钠离子电池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实现产业化,最主要的手段是提升能量密度,今年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有望接近磷酸铁锂电池的90%,明年可能持平甚至略超过一点,彼时成本有机会实现基本持平。最晚到后年,钠离子电池将有望拥有磷酸铁锂电池的竞争力。”李树军说。
新一代电池技术“降本增效”的同时,将进一步助力行业发展。墨柯表示:“电池厂商不愿做内卷的生意,要做些独特产品,才会有更好的盈利能力。”
(关键字:钠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