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行业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华商务网> 化工产业> 煤化工> 推荐资讯

煤企需及时适应市场环境新变化

2014-6-30 9:39:07来源:中国煤炭市场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 导读:
  • 煤炭市场发展环境的变化对煤炭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主要用户的中长期发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煤炭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国内不同区域间煤炭市场的联动性日益增强,环境监管政策日趋严格的新环境下,及时进行适应性调整,努力实现行业、市场和企业的平稳发展更是当务之急。
  • 关键字:
  • 煤企 需及时适应 市场环境 新变化

近年来,我国煤炭市场发展环境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一是煤炭市场供求格局出现重大变化,已由总量供不应求转为供给相对过剩。2012年以来,受经济增速回落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我国煤炭需求增速开始回落。而随着国内煤炭新增产能开始进入释放期,加之国际煤炭价格的回落,国内进口煤显著增多,供给显著增加。国内煤炭市场供求格局开始从“十五”中后期以来的供不应求转为供给相对过剩,价格明显回落。煤炭市场供求格局的重大变化,为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煤炭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是煤炭生产重心西移后,煤炭产需空间分布不均衡性愈加突出,煤炭区域供求不平衡的潜在风险有所加大。根据《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煤炭开发总体布局是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期间新开工规模7.4 亿吨/年。其中,东部(含东北)地区建设接续煤矿,新开工规模0.25 亿吨/年,占全国的3.3%;中部地区适度放缓建设,新开工规模1.85 亿吨/年,占全国的25%;西部地区重点开发建设,新开工规模5.3 亿吨/年,占全国的71.7%。内蒙古、陕西、山西、甘肃、宁夏、新疆为重点建设省(区),新开工规模6.5 亿吨/年,占全国的87%,这意味着六省区之外的其他省(区、市)的新开工规模只有0.9亿吨/年。总体判断,未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长江流域等煤炭主要消费区域的煤炭净调入量总体呈持续增加趋势,即这些省区的煤炭供应保障压力会进一步加剧。山东、河南、安徽等东、中部产煤大省由于增量有限,而经济发展将带动煤炭需求较快增长,这些传统的煤炭调出省将会变为煤炭净调入省,即这些传统煤炭大省的煤炭流向也将会发生较大变化。2020年前在煤炭总体供求形势好转的同时,区域供求不平衡的潜在风险却有所加大。

三是煤炭供应的稳定性将面临更复杂的局面。2020年前,煤炭供求方面将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全国煤炭供应的稳定性将面临更复杂的局面。首先,煤炭净调入省将进一步增加,煤炭主要输出地更加向西部集中,煤炭运距延长,对煤炭供应稳定性的影响会进一步加大。第二,煤炭进口量将进一步增加,但进口格局会发生较大变化,对我国的煤炭流通体系会带来重大影响。从国际看,与我国距离较近的印尼、越南等国受资源能力和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预计煤炭出口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澳大利亚等国的出口量将有望进一步增长,即从进口情况看,煤炭运距也在延长,运距延长意味着大型运煤船舶的需求会增加,进口煤炭量增大和大型船舶的增加对港口条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三,煤炭需求的波动性将可能变大。2020年前,我国煤炭需求在短期内出现较大波动的可能性较大,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从用电需求端看,由于居民收入提高带来居民家用电器、特别是空调使用量的明显增加,空调用电负荷对天气异常变化时用电需求的影响显著加大。从电力装机容量结构调整情况看, 2006年以来,我国火电装机比重持续下降,而发电稳定性相对较差的风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则明显提高,客观上会造成煤炭需求的波动将会增大。特别是在煤炭市场形势或天气出现异常变化时,主要煤炭调入地出现阶段性供应紧张的风险不容忽视。

四是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煤炭的清洁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2013年,我国东北、华北和长三角等地均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全国平均雾霾天数创52年来之最。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造成的高污染、高排放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从国际经验看,这一时期也是能源需求增速相对较快的阶段。受能源供给结构等多种因素影响,长期以来,煤炭消费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一直在70%左右。未来我国虽然会不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会有所下降,但由于能源结构的调整是一个长期过程,短期内我国一次能源需求仍以煤炭为主的格局难以改变,2020年前煤炭需求总体上仍将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因此,必须尽快解决煤炭的清洁利用问题。

煤炭市场发展环境的变化对煤炭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主要用户的中长期发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煤炭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国内不同区域间煤炭市场的联动性日益增强,环境监管政策日趋严格的新环境下,及时进行适应性调整,努力实现行业、市场和企业的平稳发展更是当务之急。

(关键字:煤企 需及时适应 市场环境 新变化)

(责任编辑:01085)
推荐资讯
国内市场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化工产业频道: 化工 | 化肥 | 磷化工 | 煤化工 | 塑胶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中文国际-English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华商务网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盛世龙源12号楼 邮编:100022
客服热线:010-5166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