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非洲、北美、南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磷矿石标本都集齐了。”5月10日上午,保康县尧治河村中国磷矿博物馆总指挥杨占杰,小心翼翼地把“磷矿王国”摩洛哥的磷矿石标本放进展台后,高兴地说:“磷矿博物馆揭盖头的日子不远喽!”
尧治河是传说中尧帝拯救黎民百姓的圣地,村内磷矿资源丰富。自1988年开矿卖矿以来,经过20多年的艰苦创业和快速发展,现持有磷矿开采证的7家企业的资源储量达到6000万吨,另有探矿证5个,村所属矿山磷矿资源的远景储量近3亿吨,年开采能力在200万吨以上。从磷矿起步,靠磷矿发展,为使磷矿这一产业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生存发展,尧治河村率先实行转型创新,先后成立尧治河院士(专家)工作站、磷工程生物研究院和尧文化研究院等机构,深入开展磷工程新技术、新装备等领域的研发创新,为建设文化型、科技型、教育型、研究型博物馆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
杨占杰介绍,总投资3000万元的中国磷矿博物馆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展厅面积2400平方米,是国内第一座磷矿博物馆,主要从事磷矿石、磷化工产品等领域的标本收藏、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
(关键字:保康 磷矿 博物馆 磷矿石)